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饽韵流芳,薪火传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省栖霞市开展了文化探访与实践活动。期间,团队先后走进栖霞市文化馆、胶东抗大红色教育基地、山后泊村非遗研学基地,通过参观学习、体验制作、专题访谈等形式,深度挖掘当地非遗文化、历史底蕴与红色精神,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年力量。
团队首站来到栖霞市文化馆,依次参观“光影中的栖霞”老照片展馆、“沧海拾遗”非遗文化馆及“霞光明珠”栖霞文学馆。团队成员通过老照片直观了解栖霞市近年来的发展变迁、在馆藏文献中梳理出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脉络、在非遗展区系统学习了栖霞非遗文化的保护现状。成员们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栖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体验到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
团队前往胶东抗大红色教育基地。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通过主题雕塑、历史史料等展品,深入学习抗大师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革命精神,详细了解了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团队表示,通过此次参观,进一步明确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将积极传承红色文化,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在山后泊村非遗研学基地考察省级非遗胶东花饽饽。传承人于志娜介绍了其广泛民俗应用与市场前景,并分享创作历程及克服技艺难题的经历,强调花饽饽作为胶东文化情感载体的价值。她同时指出传承面临机器量产挤压、年轻人参与度低及学习周期长等挑战。团队成员专题讨论“双创”后,亲身体验了老面发酵、揉捏造型等核心工艺环节,直观感受到手工制作的难度与传承的现实压力。



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切体会到,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坚守传统本真同时注入时代气息。团队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新媒体传播、数字化展示等创新方式助力胶东花饽饽扩大影响力,更将以青年担当推动非遗与红色文化创新融合,在青春力量的持续赋能下,不断助力承载历史的非遗文化实现“饽韵流芳,薪火传新” 的美好愿景,让传统与现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文化传承的火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