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磨砺,陕北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习近平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得益于艰苦环境的造就,更是他苦心立志的奋斗结果。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
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做到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透过七年知青岁月,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了总书记“五四”寄语背后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知行合一”所带来的极其强大的心灵感染力、理论说服力、实践穿透力。这种震撼,吸引着我,同样也吸引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梁家河插队的这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还阅读了大量书籍。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他看得真是太多了!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坐下来看书,有时候直到深夜才睡。那时候在黄土高坡的窑洞里习近平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上山劳动,想学习只能硬挤出一点时间,晚上看书只能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仍对学习有着浓厚的热情。我从这个本书中看到了青春,那就是在艰苦奋斗中砥砺青春,在无私奉献中放飞青春,在知行合一中升华青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书中,那些时代的印记向我们当代大学生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经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求实作风、稳健风格、非凡体魄,都可以从这些泛黄的照片中找到注解。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而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人民群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无私奉献中汲取力量,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只读万卷书不行,还要行万里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每一个脚印都在践行“知行合一”。只有依靠勤奋的学习、扎实的才干、深厚的学样、深远的见识,当代青年才能更好地实现青春梦想,升华美好青春,只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了一段极有文采,极富人生哲理的话:“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经历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现在,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想再回来回味和咀嚼这段话,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更能体会到总书记在讲述这一番话时的语重心长,殷殷嘱托。我理解总书记这段话是说给广大青年听的,同时每一个字又是对自己知青岁月的深沉感悟,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做到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在农村七年,习近平总书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业。
在困境中经受苦难,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紧紧地团结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我们这代青年该做的。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发向上,祖国的明天因为我们而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