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2018年12月12日 09:45  点击:[]

 

借着国庆的小长假,自己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使自己接受了一次受益匪浅的关于党的认知以及党员修养的教育。即使自己现在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习近平同志,我们亲切地称呼为习大大,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与习大大自身的付出分不开的。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1月至1975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通过当时与习近平总书记一同插队人员和当地人民的回忆记录,侧面真实的描写了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直观的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以及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在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所插队的陕北黄土高原被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认为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但习近平总书记毫无怨言,不曾抱怨。“你看,近平是北京的娃娃,大城市里来的,但是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都不惜力。又有文化,又爱学习,又能吃苦,了不起啊。”正式梁家河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夸奖。给村民治腿病、教写字、帮老汉拉车……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老百姓朴实真挚的话语,让一个在艰苦的岁月里,同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户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黄土地的孩子”形象跃然于纸上。对群众真动情、动真情,虚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诚关心群众疾苦。习近平总书记是当时那年插队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可以说,19721973这两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的转折点。这两年,北京的知青差不多都返城回去了,但习近平总书记因为父亲受到政治迫害而走不了,那个时候,他的思想有了很明显的转变。他渐渐意识到,他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脚下。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吃苦,锻炼成了每天能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坚守梁家河,在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黄土地上,经受了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的考验,始终坚持着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他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讲述了勇于担当的重要性。大公无私,勇于担当,才会有所作为,经历许多的磨难,才能砥砺心志在风雨中成长。

勇于担当、善作为,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鲜明特质。即使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源于践行宗旨、造福人民的情怀。

在当今时代,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虽然很难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那个年代的经历,但仍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青山矗立,不坠青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敢说敢做敢担当,一定能把握机遇,成就伟业。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中国正昂首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上,唯有青年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有梦想、负责任、敢担当的青年,一定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勇敢的肩负起社会责任,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风向标意义。中国的实现,离不开物质文明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汇聚和张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我们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用汗水书写辉煌未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虚度光阴,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提升自我,像习总书记一样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上一条: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心得 下一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春岁月》心得

关闭

校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904023 招生电话:6903560
鲁ICP备05025313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231号